对于人体来说“一年的阳气在于春”。春天万物开始苏醒,身体的气血藏了一个冬天之后也开始向外向上生长,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人体是阳气升发的关键时刻。正是如此,春天更是儿童身体长高的主要时节。
《内经》认为阳主生。春季对于生长期的孩子,饮食尤其要注意阳热食物的补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故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一是帮助孩子顺利长高;二是不至于让各种营养不良阻碍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春主阳,让免疫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许多人认为预防感冒生病应增强抵抗力,但现代人营养充足、体质虚弱者比例少,真正重要的是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身体阴阳的平衡。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生病、感冒、伤口感染,且易造成出血性病症;免疫力亢奋,则易造成自体免疫失调,导致红斑性狼疮和风湿疾病。
春养肝,调养要以舒肝理气为主
从中医养生理论来说,春天属木,宜养肝,宝宝长高,调养以舒肝理气为主,进一步滋养肝阴。当季蔬果如草莓、芦笋,以及菠菜等深绿色蔬菜;另可选择综合坚果、红枣等甜性食物,但摄取量不宜过多,以免肥胖;避免摄取气味和口味浓郁的食材而伤肝。
春长高,吃什么食物才能好养肝?
菠菜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等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佳辅助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较多,吃时宜先用沸水焯后再烹调,以免妨碍机体对钙的吸收。
韭菜
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并可在春季乍暖还寒时祛阴散寒、养阳护肝。因含纤维素较多,韭菜还有增进肠蠕动的通便作用,有利清洁肠腔。
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性热助阳,阴虚体质或身有疮疡者不宜食用,因韭菜含蛋白较高,慢性肾病及痛风患者应慎用。
豆芽菜
春季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上火。豆芽菜有清热功效,最适合此时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胃,吃时应尽量保持其清淡性味和爽口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豆芽菜最好随买随吃,放进冰箱冷藏要装入塑料袋密封好,且不宜超过两天。
芦笋
近期韩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醉酒之后,除了多喝水和多休息之外,吃芦笋也可以解酒护肝。芦笋及芦笋叶提取物中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减轻宿醉症状,保护肝脏细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研究人员表示,芦笋叶中的氨基酸和矿物质浓度比芦笋更高,解酒护肝效果更好。
枸杞
枸杞有养肝益精作用,它含有人体必需的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铁等营养物质,能帮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将枸杞与红枣、粳米一块煮粥,有养肝、调理肠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养脾的重点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
通过三大法宝也能巧妙养肝长高!
除了从饮食入手,通过食疗巧养肝。调畅情志,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外都可以帮助宝宝养护肝脏,身体棒棒长高高~
好心情
《黄帝内经》认为:“肝喜条达、恶抑郁。”我们知道人生气的时候,会感到血往上涌,出现面红耳赤、吃不下饭、胸闷、腹痛等症状,俗称“气得我肝儿疼”。
据说,浪漫的人都去游十里春色了。美好的风景和天气再加上美好的心情一定能帮助长高!因此,我们平常要做到少生气,最好不生气。不妨学得豁达一些,大度一些,博览群书,增加内心的智慧和力量,正确处理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常怀感恩之心,常做助人之事,修心养性。养肝长高又一法宝:好心情!
不熬夜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内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按照生物钟的规律作息,有利于身体健康。实际上老祖宗早就说“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卧则血归于肝”。春季气温回升,困意连连,孩子需要更多睡眠来补充体力。春季气温回升气血流注肝经,肝脏“值班”进行自我净化、修复。此刻深度睡眠有利于肝血的代谢。睡得越深,肝脏净化血液的工作效率就越高。如果此刻不好好休息的话,肝血不能及时回流,会导致代谢失常,肝功能就会受损。养肝长高第二法宝:不熬夜!
常运动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养肝护肝也需要适度运动,让孩子长得再高些,运动功不可没。爱高高成长专家潘家严建议,以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水平,春季宜选择摸高、跳跃、慢跑、跳绳、骑车、踢毽子、篮球、排球、游泳、伸展体操和引体向上等,这些运动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运动时保证孩子心率每分钟120-140次,达到出汗、发热和面色红润最佳。但运动量要因人而异,还要进行阶段性评估,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能过头,也不能动而无效。运动过度或不当,有害无益。养肝长高第三法宝: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