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暖宝宝把孩子烫伤
前几天有个孩子被烫伤住院了,他是被什么烫伤的呢?是因为他妈妈给他肚子上贴了个暖宝宝。
你可能要问了:暖宝宝才多热怎么可能烫伤?是不是劣质暖宝宝骤然升温导致的?
其实,暖宝宝还真有这种“杀伤力”。
有人做过暖贴的实验。
实验找到市面常见的5种暖贴,标记为12345号,同时,把暖贴贴在不同身高、体重的实验者身上的不同部位,分别监测5个暖贴10分钟,1小时,2小时的温度
结果显示,1号测试者1小时后,2号3号暖贴,温度超过了45摄氏度。
二号测试者,3号暖贴在1小时后,竟然达到了54度!
3号测试者2号3号暖贴温度持续上升,最高到达了49摄氏度!
随后,实验进一步验证,网传暖贴能“煮熟”鸡蛋,是真的吗?
实验选取了两个暖宝宝,把鸡蛋包住两个小时,结果显示,实验鸡蛋的蛋清、蛋黄已成熟。
能够煮熟鸡蛋的热量要是作用在孩子身上,结果必然导致局部皮肤深度烫伤。
宝宝的皮肤如此稚嫩,怎么禁得起如此的热量?
2低温烫伤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原,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
烫伤加重。
看看下面这张图,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受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
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
44℃是什么概念?距离我们多远?
市面上常见的几款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形成烫伤了!
晚上使用的话,孩子睡得比较沉,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容易造成“低温烫伤”。白天使用,孩子又可能因为玩的比较投入,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差,而忽略了身体上的不适。
一不小心,“低温烫伤”就出现了。
3牢记五字真诀
也许低温烫伤大部分时候看起来不严重,仅仅是红肿或小水泡。但有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情况下会发生感染、溃烂,甚至长时间无法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孩子低温烫伤,但是如果不小心出现低温烫伤,规范的操作流程按照这五字真决即可:冲、脱、泡、盖、送。
一冲:当孩子发生烫伤事故时,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不建议使用冰块敷伤口,容易把皮肤冻伤。
二脱: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三泡:疼痛明显的,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用于缓解疼痛。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
四盖: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送:赶紧送医院医治!再次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交给医生!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寒冬得到温暖,也希望温暖中远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