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妈妈表示:孩子需要营养生长发育期间,很难衡量长胖与长高之间的关系。孩子需要营养长高,真的要先吃胖吗?我们作为家长还能为孩子做点哪些?
又有哪些知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呢?
今天,就来带着来为大家解读一下“胖”和“高”之间的关系。
1先胖后高?开什么玩笑!
许多人的家里都会有这样一种亲戚——他们认为小孩胖乎乎的才是“养得好”。他们觉得孩子的生长就像种树一样,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
为长高的能量。真的是这样吗?
为这些傻亲戚们深深地捏了一把汗啊!孩子如果长得胖,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营养摄入来改变身材和体重;但是肥胖会使早熟的风险大大增加,孩子性早熟,骨骺闭合
的早,孩子的生长期会随着骨骺的闭合而停止,便再无长高的可能。
我们说的性早熟,不仅指第二性征的发育,更多的还是指骨龄的增加。骨龄的增加会使儿童快速进入青春期,并提前达到身高生长的终点!对于肥胖的孩子来说,造成
肥胖的原因无非是体内热量摄入的多支出的少,过多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超重或者是肥胖的问题。
肥胖的小孩更加不愿意运动,但仍会照常不少吃,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导致身体越来越胖,骨龄增加越来越快,身高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宝宝身高体重不如
人,怎么破?
有的父母身高不是特别理想,把“大长腿”的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能长一个“漂亮”的身高,不仅可以拉高颜值,还能获得更多求学、工作的机会。因此,经常拿
自己宝宝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 别人家的孩子参加足球队,通过运动长高了不少,我们也让孩子参加!?
· 别人家的孩子最近吃了进口营养品,又窜了几厘米,我们也要吃!?
· 别人家的孩子裤腿都变九分裤啦,我们……我们也要穿九分裤!?
眼看着自己家的宝宝好像总比别人矮了一截,心里干着急,除了给孩子胡吃海塞,不知道该怎么办。
身高三分看遗传,七分靠管理,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从孩子自身情况着手:
1确定期望身高
宝爸宝妈们应该先计算出宝宝的遗传身高,根据计算出的成年身高,跟宝宝一起确立一个成年后的期望身高值(建议跨度与计算出的遗传身高不超过2个区间),如果身高
体重在区间范围内,则为正常。
宝宝成年后的遗传身高计算方法: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2)/2 cm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2)2 cm
2个性化身高评价
家长在管理孩子身高时,应该及时追踪各项指标,至少每月要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并且去医疗机构检测骨龄、微量元素等,专业的检测数据,医护人员的详细解答,可以
对孩子的发育状况“对症下药”。
如果你家孩子的每年生长速度在这范围内,就要当心了,很可能是发育迟缓!
· 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生长速度小于7cm
· 3岁至青春期的儿童,每年生长速度小于5cm
· 青春期以后的少年,每年生长速度小于6cm
3科学管理身高
主要是在饮食上注意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疾病等因素兼顾并行。
在孩子的饮食上,也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长高食物和长胖食物。
长高食物:能提供与身高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主要是肉类、蛋类、奶类);
长胖食物:以功能为主的食物(包括主食类、水果、甜食、饮料等),还有高脂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西式快餐等)。
想让孩子通过饮食长高,均衡营养时,要保证长高食物的适宜摄入,保证骨骼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类的食物摄入,促进消化、代谢,限制长胖食物的摄入。(长高的食物如果过量
摄取也不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2还有哪些烦恼会困扰胖宝宝?
对于肥胖的态度,中国人一向宽容。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近20年来,我国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大幅增长,“在过去10年,国人增长的体重几乎等于西方人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其中7-18岁男生超重
和肥胖率从1985年的0.93%增至2005年的14.9%;女生超重和肥胖率则从1.62%增至8.9%。随孩子年龄的增长,比如说到了上幼儿园、上小学的年龄,小朋友之间会互相玩耍,由
于矮和胖,很多小朋友可能会拿这件事来取消他,慢慢的他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时间长了会导致孩子孤独、自闭。
所以说,最影响宝宝成长的,不一定是体格发育问题,很可能是心理问题!
肥胖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心肺有氧能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高血脂、脂肪肝、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等,而且这种肥胖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期,也就是说由于宝宝在儿童期或者婴儿期的肥胖,会为他成年期的一些疾病埋下隐患。
肥胖宝宝成年后,也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状硬化,还有一些代谢指标的异常等等。
肥胖是导致孩子早熟,长不高的高危因素,需要我们共同重视,共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