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听到身边不少初为人父人母的朋友吐槽:“宝宝越大越有自我意识了,特别是进入一岁以后,自我意识超级强烈。说“不”的次数和频率越来越多,一不顺他意思就会哭闹或者捣乱。感觉宝宝的秩序感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越不让他捣乱他越来劲,常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有时候还会因为捣蛋把其他小朋友也欺负得哇哇哭。我们作为家长的,凶也不是,不凶也不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编很理解这些粑粑麻麻们的无奈,但是其实秩序感和自我意识强烈也是宝宝这个月龄段十分正常的发育特征。因为大多数宝宝1岁后就进入学步期,也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所以学步期敏感期的宝宝,您怎么能指望他还能安安静静当小白兔?
1岁后的宝宝不再是乖乖听话的小婴儿了。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也开始懂得可以对一些事情说“不”。处于学步期的宝宝还有着各种探索的好奇心和能力,喜欢到处去,到处去摸摸,尝试新的事物和玩具。但他们却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会面临很多捣蛋的局面和危险。
而对于爱捣蛋的宝宝,我们不提倡建议家长用打骂制止。“棍棒教育”的效果不仅作用甚微,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会招来宝宝更加叛逆的拒绝,而且伴随着尖叫、哭闹和发脾气扔东西之后,他们会继续他们的捣蛋行为。
所以,该如何面对宝宝的捣蛋行为,爸爸妈妈不妨尝试以下三招:
1. 温柔引导。温柔往往比凶恶的作用要大。起码宝宝会觉得你的态度温柔才会有可能和你继续交涉,假如你一上场就凶神恶煞的,宝宝要不害怕你要不抗拒你,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接受你的引导教育?所以,趁宝宝1岁时,就应该尝试温柔引导他不该捣蛋,起码让他清楚,爸爸妈妈温柔地说“NO”也是在告诉他不可以将这个事情继续进行。
2. 用肢体语言教育。例如向宝宝摇手示意这件事不可以进行。1岁的宝宝爱模仿大人,假如你对宝宝示范摇手的动作,一般宝宝也会学着向你摇手,那么趁这个机会告诉他,摇手就是“不要”、“不可以”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宝宝语言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会明白摇手表示不可以的意思,还能将“不可以”说出来。所以简单的肢体语言往往对宝宝的教育作用更大。
3. 不可粗暴打骂。粗暴的打骂、说教不仅不能让宝宝获得教育的本质,还可能让宝宝变得恐惧或者具有叛逆和攻击力,这样子不但无法制止宝宝的捣蛋行为,可能还会让捣蛋行为变本加厉,所以切忌使用粗暴打骂的方式来教育。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于比较小的宝宝,特别刚处于学步期的宝宝,他们自身并不知道什么是捣蛋行为,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如果对他们唠唠叨叨讲再多也没有用,这样反而会招来宝宝不耐烦,也会累坏爸爸妈妈自己哦。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有细心、耐心和恒心,也需要用对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