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些恶劣的逗娃行为出现的时间。而制作这一场恶作剧的人,恰恰是妈妈们都难以阻止的亲戚长辈。一些玩笑的言语和行为裹着过年的外衣在十足地伤害孩子,母亲们更加要拿出勇气和方法来抵制这些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行为。
一、过度玩闹
过年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很多长辈也会表现地非常高兴,特别是对于小孩子的喜爱恨不能一直亲亲抱抱。
首先就是卫生问题无法得到保证,通过亲吻患上疱疹的小孩,这样的比例不止一两例。而亲戚总是喜欢用这种当时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在长辈面前母亲或许会很难开口,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要避开。
另外一种玩闹是喜欢抱着孩子举高高,如果说前一种孩子同样不喜欢,这么这一种玩则是孩子也非常乐在其中的。比如将孩子上下抛这种方式,一不小心就会磕碰到孩子,甚至会造成颈椎问题。这一种非常危险的动作,越小的孩子越经不起这种折腾。母亲更加需要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二、过激玩笑
一群亲戚聚在一起就喜欢拿孩子开涮。最常见的主题就是关于孩子的“身世之谜”,当一群人同时说小孩子是捡来,即使是五六岁已经有简单判断力的孩子也会上当。这非常打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会让孩子开始怀疑家庭和父母。此时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肯定,说上一句“你就是妈妈生的”,就会给孩子添上一剂强心剂。而母亲如果和亲戚一起嬉笑,会让孩子的心上添上阴影。
这些话还会造成孩子的尴尬,让孩子当众无法下台。其实这一些无中生有的母亲可以很简单地破除孩子心中的疑虑,而且要十分及时,不要等到孩子大哭已经不能收拾的时候再来安慰,此时母亲的语言就会显得不可信。
三、贴标签
亲戚一般也不会觉得见外,遇着小孩不愿意叫人就会评头论足。说某个孩子胆小怕生不礼貌。这样的话语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一年一次的新年足以让孩子的长期发展都处在这种阴影中。
其实每个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性格和小习惯,在标签式的评语中其负面影响会被放大。比如一个文静的孩子她也会开朗的一面,只是她没有展现出来。但是在亲戚的这种语言中,她会渐渐地将自己的活泼也渐渐封闭起来。
所以母亲需要及时制止这种标签式评价。孩子对于这种场面和各种陌生的亲戚难免会显得有些畏缩,只要孩子有基本的礼仪,母亲不需要强制孩子做一个非常懂得社交的完美孩子。
只有可以使人开心的才能算的上是玩笑,但是这些事情都让孩子的内心感到痛苦。亲戚没有意识到,但是母亲一定要注意到。很多孩子不喜欢过年走亲戚,就是因为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母亲可以帮孩子改善这一种环境,还孩子一个开心的新年。
本文《把孩子逼疯的,是这一些更加恶劣的逗娃行为》为东方女性网www.eastlady.cn原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