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5301891
欢迎光临!请  登录
首页   >   科普文章  >   育儿

家长注意了!夏季8大安全隐患可能找上孩子!

作者:雨佳 浏览:189次

炎炎夏日来临
户外消夏纳凉活动增多,
是各种危险、伤害集中爆发的阶段,
孩子的安全时刻牵动家长的心。

如何让孩子远离溺水、触电、中暑等意外?
危险一旦发生又该如何紧急处理?
这份夏季安全防范、应对指南,
请各位家长收好!

溺 水

汛期来临,强降水造成的自然灾害增多,预防青少年溺水的警报再次拉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消息:溺水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

每个人都不愿看到事故发生,但每年青少年溺水的事故却从不间断......不同年龄儿童发生溺水的地点特点:1-4岁,脸盆,浴盆/浴缸,室内水缸;5-9岁,水渠,池塘,水库;10岁以上,池塘,江河,湖泊。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远离溺水风险?
下面这几点请家长时刻提醒孩子谨记


“四个牢记”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四知道”

1.知道孩子去哪里;
2.知道孩子做什么;
3.知道孩子和谁去;
4.知道孩子何时回。


“六个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擅自下水施救。



如果看到同伴落水,

请用正确救援方法!




暴雨天气注意防汛


1.暴雨过后,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即刻返回家中,待雨水消退后再通过。

2.如果因洪水原因被阻隔在外面不能回家,要安下心来,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要听从家长的安排。

3.暴雨过后,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4.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


雷 电

入汛后,暴雨天气多发,各地降水量不凡,雷电一般就产生于暴雨之中。

雷雨天气怎么保护孩子的安全?
这些防雷电的知识
家长请给孩子讲清楚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 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火 灾

一般人都会觉得干燥的天气,才需要注意防火。而下雨的天气,空气水分多,是不会发生火灾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进入高温炎热时节,家庭用电量剧增,如不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火灾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提醒家长做好这三点:


1.家用电动车请不要长时间充电和在室内、楼道里充电;

2.夏季居民家庭用电量增大,请不要乱拉乱接电源,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维修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3.家中使用蚊香时,要放在金属支架上,并将支架置于不燃烧的器皿内,不要靠近蚊帐、被单、衣服等可燃物,与家具、床铺保持一定的距离。


蚊虫叮咬

入夏之后各地也迎来了蚊虫叮咬的高发期,因叮咬感染病毒而引发各种疾病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被蚊子叮过的地方,通常会瘙痒,甚至起小红包,这是因为蚊子叮人的时候除了吸血,还会将唾液注入,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如何预防孩子被恼人的蚊虫叮咬?

1. 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

2. 消除生活环境中蚊虫滋生的场所。室内别放置地毯,凉席需每天清洁处理;

3. 勤换孩子的衣服及床单、凉席、被褥等贴身物品要经常用温水清洗曝晒;

5. 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

6.如果孩子被蚊虫咬到了,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然后涂上炉甘石止痒,也可以用冰袋冷敷一下红肿的部位,能减轻痛痒的感觉,也能帮助消肿。同时,也要注意把孩子的指甲剪平,并告诉他(她)不要去抓挠,以减少皮肤损伤。


食物中毒


雪糕、冷饮、凉菜、烤串都是夏季的“宠儿”,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食物中毒也可能随之而来。


(菌落超标的网红雪糕)


一般食物中毒,从进食到发病的间隔时间为几分钟至几十小时不等,多数出现在三天之内。



患者临床表现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尔伴有发热等,吐泻严重时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昏迷、休克等。


防止孩子病从口入

家长需要把好这些食品安全关——


1. 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 min),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可以去除一部分残留的农药;

2. 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做熟了,不能盲目追求鲜、嫩;

3. 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

4. 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煮沸几分钟效果会更好;

5.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放微波炉内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或使用清洁的流动水解冻。


中 暑

年纪小的孩子,汗腺发育尚未完全,体温调节功能较弱。此时家长们应当特别留心,要能及时分辨孩子中暑的症状,做到事前积极预防,事后正确处理!



1. 不要长时间在阳光底下暴晒。必要时应减少白天外出时间,或改傍晚比较凉爽的时间出门;

2. 注意做好防晒措施。佩戴太阳镜、太阳帽、防晒衣,使用太阳伞。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量涂用防晒霜;

3. 发现孩子可能中暑后,要尽快移到阴凉处,减少衣物,以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道顺畅,以免呕吐堵住气管造成窒息;

4. 积极物理降温。用凉水擦洗身体或洗澡。体温超过38.5度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烧;

5. 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水,帮助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6. 如果有重度中暑度症状,应及时送医诊治。


孩子被困车内

每年夏天,都会有孩子被粗心的大人遗忘在车里,导致中暑,甚至死亡。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6月10日,定安一位家长因为疏忽将1岁半的孩子反锁在车内。幸好消防人员及时破窗救人,最终化险为夷。



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


由于儿童发育未完全,其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其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也不如成年人,因此在“闷罐车”里极易发生“热射病”

为避免孩子在车内发生意外,提醒各位家长——

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大人下车时养成查看后座的习惯,即使是短时间下车也不能单独留下孩子。独自带孩子出门时,可将重要物品放在孩子身边,提醒自己还有孩子。
不要贴过暗的车窗膜。万一孩子被困车内,浅一些的车窗膜也好让自己和其他人及时发现。
车内准备儿童哨子、小喇叭等发声玩具,能让孩子在紧急时吹哨子求救。
尽快解救。家长如果发现误将孩子锁在车内,应立即用备用钥匙打开,或敲碎车窗玻璃救助。一块玻璃和孩子的生命安全相比不足为道,第一时间报警!

空调病

夏季高温天气难忍受,空调必不可少,但家长也要提醒孩子——不要长时间待在开空调的房间内!


1. 空调房间一般比较封闭,空气容易造成污浊,所以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在不使用空调的时候,要开窗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2.夏天在空调房内,空气往往比较干燥,孩子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情况,所以在空调房的时候,最好让他们多喝水。

3. 孩子进入空调房半小时前,可以先把空调打开设置温度在26度以上,不能让温度突然降很低,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

4. 空调使用半个月左右,就要拆开来洗一洗防止里面有病原体的滋生,室内空气才能保证比较清新,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不仅是夏季,
守护孩子不受意外侵害,
需要家长时刻绷紧安全弦!
平时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打好安全“预防针”也很重要哦!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侵删。

END



“长高故事”专栏长期有奖征稿

每个萌宝的成长历程

都是一段勇敢且特别的故事

说出你的故事

分享你的打针经验

我们一起见证萌宝的成长


投稿邮箱:asmetszfy@163.com

0 1